优秀项目巡礼 | 欣吉特:为中国患者量身打造“心脏瓣膜” 国产化全面加速

优秀项目巡礼 | 欣吉特:为中国患者量身打造“心脏瓣膜” 国产化全面加速

根据《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沪府发〔2022〕11号)部署,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等单位于今年3月25日共同发布启动2023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简称“大赛”),立足国际视野、面向全球聚焦前沿科技与应用创新,以“项目+人才”双轮驱动的模式,推进未来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为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提供项目和人才支撑。

自4月10日大赛启动赛事征集,共收取报名总数536个,其中项目组419个、人才组117个,全面覆盖5大未来产业领域、16大技术方向。目前,大赛组委会邀请各相关领域行业专家组建未来产业评审专家库,经过初、复、决赛多轮竞逐,涌现出一批未来产业优秀项目及人才。

11月起,大赛官方公众号将推出“优秀项目巡礼”专栏,宣传介绍大赛优秀项目,展示未来产业前沿技术及企业风采。

未来健康

合成生物

自主研发、临床实验、工艺复杂、易于植入、无凝血性、疗效持久......近日,上海欣吉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未来产业之星”大赛中带来“专为中国人量身设计”的“牛心包人工心脏瓣膜”,用于植入人体替换病变瓣膜来治疗心脏瓣膜类疾病。

一次手术 终身使用

根据《中国心血管报告2019》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人数约为3,630万人,预计2025年患者人数将增加至4,020万人。中国的一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老龄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按照60岁以上瓣膜疾病1%-3%的比例,全国至少有600万左右的病患。

对此现状,上海欣吉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军博士告诉中新网记者,“对于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而言,可能一次手术后,就可保障终身使用,因此好的瓣膜足以改变老年人晚年的健康。”

杨军介绍,区别于传统外科手术的高入侵性、高风险,欣吉特瓣膜主打微创外科瓣理念,在小尺寸瓣膜上有独家优势,适用人群更广,更具市场潜力。

此外,全球对于未来产业的认知和聚焦点具有一定相似性,如未来能源、未来健康、未来智能等,都是各个国家的重要关注点和发展着力点,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加速推进这些领域产业的成熟发展,最大化规避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破除“卡脖子”技术瓶颈

持“专为中国人量身设计”的理念,以患者受益为出发点、用全局思维做研发、发挥瓣膜技术优势、实现瓣膜国产替代、培育机械瓣替换市场......这些都是以欣吉特为代表的国内新兴企业破除“卡脖子”技术瓶颈的关键。

“目前,我国人工外科生物瓣市场仍由国外产品主导,国外产品占据85%市场份额,国产外科瓣仅占据剩余15%份额,从牛心包生物瓣膜市场来看,目前国内约90%的市场份额来源于进口品牌。”杨军说。

图片

工人缝瓣场景

如何应对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产业链良性循环的背后需要多方协力支持。在杨军看来,上海发展未来产业优势明显,但生物医药研发产业的持续发展还需要更成熟、更长期、更有耐心的资本及政策环境。与此同时,公司多条研发产品管线在研进行中,立志打造心内、外科全产业链产品应用。

杨军坦言,未来5年,欣吉特“牛心包人工心脏瓣膜”将以“中国智造2025”为契机,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秉持“专为中国人量身设计”的理念,实现瓣膜国产替代,同时培育机械瓣替换市场。

将蓝图落实为“实景”

未来产业代表各个产业领域最前沿、最尖端的技术发展方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加快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断推进,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更加紧密相连。

杨军指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发展未来产业,从源头创新、研究转化,到核心产品突破、中国标准引领,再到大中小企业融通和创新生态建设,具备了将蓝图落实为“实景”的明确方向与完备路线。“期待到2035年,上海能够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前沿产业集群,成为引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他说。

对于未来,杨军直言,未来10年,欣吉特预计将达到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规模,国际同步发育,欧洲获得CE认证后可全球同步发售。未来可如支架产品一样实现全部国产化。

图片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