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提议:加速中等教育可解教育制度之困

2016年05月23日 17:32
来源:凤凰创新

近日,国内知名的人口学家,携程旅行网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梁建章他发表了他对于国内教育制度改革的看法和建议。

始终高度关注国内人才发展情况和未来就业市场问题的梁建章认为,可以通过“取消中考”、“将大学教育调整为本科、研究生各3年”、“重点大学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其他学院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三个方案,来缓解因高考而可能产生的不公平现象。

此举既能缓解对社会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能加快社会及企业的创新,真正实现“万众创业”。对此,梁建章甚至期望能为携程招揽到19岁的本科导游人才及22岁的硕士工程师人才。

以下为梁建章建议全文:

“最近江苏省高考入取名额的问题,再次暴露出整个社会对于高考制度的极度无奈。现行的高考制度,弊端太多,取消又怕滋生腐败,导致更加不公平,管理者不知怎么改。

有鉴于此,根据全球各国的教育制度和未来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我建议的改革方案如下:

1)取消中考,将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合并,并且缩短为中学四年。

2)将大学教育,分成基础的本科3年和研究生3年(当然因为大学有选修课,有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或者更短时间)。

3)重点大学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其他学院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本科全国统一招生,研究生统考,但是各校自主招生,基本沿用现有的考试制度。

这个改革方案的好处是,只是通过调整整个教育体系内部的时间长短,就可一举多得。

1)取消了中考,就解决了户籍改革的根本障碍,也很容易地把普及9年的初中教育变成了普及10年的全部中小学教育。

2)现在的高中基本为了高考,最后两年高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做考试复习,之前最后一年的初中也主要是在备战中考,这都是对于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3)中学改为四年后,可以适当减少人文科学的学习和浓缩自然科学的课程(因为有些知识在互联网搜索就可以获取)。高考科目也可适当简化。

4)把研究生的统考改成分学科,一年多次,像美国的GRE,让大学的研究生院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他综合指标进行招生。

以上举措最大的好处是,通过简单的时间调整,从根本上改变大家对名校的追求。

因为大学本科毕业的人只有19岁,硕士生是22岁,学生就有两次进入名校的机会,而且主要是在考研究生那次,因为名校以研究生教育为主,而且大企业也以招研究生为主。这样可以大幅度减轻本科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压力。实际上不是两次机会,而是多次机会。研究生考试,不同于高考,因为本科生已经具备了工作和养活自己的能力,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多次参加考试。而且,如果考得好的话,很多企业也可以把好的成绩作为招工的依据,而不是一定要靠本科名校。还有,把重要的考试放在研究生统考,也解决了自主招生的问题,因为现在研究生已经是自主招生了。

和国际比较,中国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普遍比美国的高中生学得多、成绩好,程度几乎高了2年。但是到了大学毕业阶段,这种优势就完全没有了。原因是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有两年完全是为了考试,不学新东西。反而一旦进了大学,就完全放松,学习努力程度远不如美国的大学生。缩短中学教育,把重要的考试放在大学本科毕业以后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的GRE),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和国际接轨。

有人担心,19岁的本科就毕业,22岁硕士毕业,是不是太早了。我觉得这正是整个改革方案的优点。根据现代经济和就业的特点,大学本科主要是掌握学习方法的通识教育,真正的技能要在工作中和研究生阶段学到。让大学生早点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进入社会,对于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创新都是有帮助的。现在创新和创业的难度越来越高,既要有30岁才能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组织管理技能,又要有20多岁的冒险精神和身体,如果中国的年轻人能够每人减少两年为高考而学习的浪费,中国人力资源的供给将得到巨大提升,说不定也会有更多中国式的扎克伯格冒出来。

另外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现在高学历的女性不愿生小孩,中国的人口将出现日本式的少子化危机。如果女生能够19岁本科毕业22岁硕士毕业,提前两三年进入社会,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谈恋爱、结婚、生小孩,就能更好地平衡职业生涯和家庭,缓解中国超低生育率的问题。

这个方案基本沿用了现行的制度,只是时间、课程和考试设置的微调,比取消高考自主招生等方案要容易实行。”

标签:教育 制度 梁建章提议

[责任编辑:谌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推荐阅读

实时点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