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相当于美国的总人口。当80后从帅哥美女变成了60多岁的大叔大妈,他们的父母也都是年近9旬的大爷大娘了。这群总年龄接近500岁的一家人,能否与医院等位从此后会无期?
让医生们苦恼的是,医学昌明将人的寿命大大延长,却无法阻止人们生病。老人家容易多发慢性病,例如心血管病、脑卒中,需要的不是打针挂水,而是及早预防和护理,等到病发再去医院怎么来得及?老人家的心事医院你造吗?
按照医院当前的看病方式,老人家仍需拄着拐杖、扶着盐水瓶排队轮号。这可不人道!医生不是机器,也不可能24小时无休止地坐诊。当高龄病人成群结队地涌入,医院除了增加床位,提高收费,能不能再有点创意?
凡夫俗子,就算“老法师”望闻问切,5分钟就看完一个病人,一天最多也只能接待100人。而根据2013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统计公报,中国13亿人口只拥有280万个医生,相当于每个医生需接待500个病人,其中25%是老年人。
如何为医院和病人减负?科学家正在研究,用大数据和远程医疗技术打造未来的超级医院。在一些欧美国家,医院走廊的队伍已经消失,电子病历、数据库和移动医疗设备已经分担了医务人员的许多功能。
在医疗智能化的世界,老人大可戴着智能手环在家中跳广场舞,在屏幕另一头的医生则实时跟踪老人的各项健康数据。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医院数字系统将主动拨通救护车及医生,安排扫描和手术,从此与医患纠纷告别。
别急,还有更酷的!国内一些全科医生间正流行一个出诊神器,由GE公司研发的Vscan,手机般大小却能在2分钟内完成超声波扫描。担心大叔大娘突发脑中风?在偏远的甘肃,社区医生键盘上动动手指,就能与市里和省里的大医院专家远程会诊。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数字化医疗的进一步推广,大妈和大叔将免于医院等位的烦恼,在家中乐享自己的晚年生活,医生也无须再担忧有看不完的病人。大数据与医院的完美整合,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医疗服务24小时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