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再袭,为何又是广东?

2016年03月11日 12:34
来源:科学人

近日有报道称,广州一所学校接连数百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广州疾控中心确定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事件。一时间“诺如”成了“登革热”后广州的又一流行词。但这个罪魁祸首诺如病毒是什么呢?

诺如病毒: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诺如病毒(Norovirus,NV)是一组杯状病毒科的病毒,以前也称之为“诺瓦克样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诺瓦克病毒最早可追溯到1968年,是在美国诺瓦克市爆发的一次急性腹泻的患者粪便中分离出来的。此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许多胃肠炎患者,从他们的粪便中可以分离出多种形态与诺瓦克病毒相似但抗原性略异的病毒样颗粒,均以发现地点命名,直至2002年8月才被国际病毒命名委员确定命名为诺如病毒。

电镜下的诺瓦克病毒。图片来源:news-medical.net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地区极为广泛,20世纪70、80年代世界上发生的非细菌性腹泻爆发中19%-42%是它的“杰作”。美国的流行则更加严重,1976-1981年美国成人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爆发流行中有42%是由它引起的。

1995年中国报道了第一例诺如病毒感染后,陆续在山西、北京、广州等多个地区开展了诺如病毒感染爆发的调查,结果证明诺如病毒感染在中国普遍存在。学校等集体单位的诺如病毒爆发感染更是常见,2013年广东从化市水污染引起的诺如病毒致429人发病,今年2月份也出现过浙江嘉兴511名学生因饮不洁桶装水感染诺如病毒的报道。

主要传播方式:粪口途径

这次广州的新闻报道中,学校的负责人称“在本月9日就开始有零星几个同学出现这种症状,前两天都是10多人,昨天(11月22日)可能是集体爆发应该有180人左右了。”病毒传播如此之快,其实和诺如病毒的传播特点有关。

粪-口途径是诺如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由于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可形成气溶胶,与病人接触会传染。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是该病的传染源,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在自然界中直接或间接污染水和食品,很容易造成爆发。爆发期间空气和污染物也是不容忽视的传播媒介。

食物和饮料很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不得不说的是,喜欢吃贝类人特别要注意,因为当贝类被水源污染后,诺如病毒可以在贝类生物体内累积,许多诺如感染者的发病与生食贝类有关。

更糟糕的是,目前认为,诺如病毒抗体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尤其是长期免疫作用。大约50%的患者病后可获短期免疫,但这种免疫只对感染的同种毒株有效,而不能对其它毒株产生交叉保护作用,所以极易出现反复感染。用疫苗控制爆发的做法也就自然不能得以实现了。

感染症状:呕吐腹泻为主,通常可自愈

一般人感染后多在24-48小时内出现症状,而且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还有人部表现为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等症状,这样的病人会被误以为感冒。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左右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都可以检出病毒。患者一般在1-2天后症状加重,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可达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便检检测不出白细胞。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为2-3天,恢复后无后遗症。然而不能喝足够多水来补充呕吐、腹泻丢失水分的人可能出现脱水,儿童、老人等则需要特殊的医学观察。尽管该病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一旦发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其快速的蔓延也是不得不重视的。

预防手段:熟食、清洗

对于个人来说,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生活中尽量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诺如病毒患者呕吐物有感染性。呕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应该被迅速清理和用漂白剂消毒,然后冲洗干净。

3.可能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应当丢掉。

4.衣服、毛巾、桌布和餐巾等物品沾染呕吐物或粪便时,应迅速高温清洗。

5.适当处理生活污水和污染的儿童尿布可以帮助减少诺如病毒传播和预防疾病。

另外,患诺如病毒性腹泻的食品加工者对其它人十分危险,他们很容易污染加工的食物。因此许多卫生部门要求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品加工者康复2-3天后开始工作。但病毒在病人康复2-3天后的大便中仍存在,使用洗手间后洗手和加工食物之前洗手对预防病毒扩散很重要。因此建议食品加工的餐馆、食堂等在这方面必须严格加强管理。

诺如病毒感染为啥不是食物中毒?

从原报道我们可以看到“截止到昨日10时,南洋理工共报告病例274例。广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抽样检测结果确定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事件,排除食物中毒。”那么问题来了,分明是病从口入,为什么这次的诺如感染不是食物中毒呢?

“食物中毒”这个概念目前已经很少用了,它源于自古以来人们对食物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总结,并且一度被当作预防医学和食品卫生学专业的专业术语沿用至今。然而食物中毒病原学的研究表明,食物中不仅存在可以引起人体毒性反应的化学性致病因子,也存在可以引起机体感染的生物学致病因子,显然“食物中毒”不能全面客观和科学的反应食物中各种病原物质所致疾病的基本特性,而且容易产生歧义。

WHO认为把食物传播引起的一类疾病称为“食物中毒”并不合适,1984年WHO将“食源性疾病”一词作为正式专业术语,以代替历史上的“食物中毒”一词,并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但诺如感染属于“感染性腹泻”,而不是食物中毒或者食源性疾病,是按照传染病的方式来处理的。

感染性腹泻爆发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也就是之前说的食物中毒)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由同一种致病菌引起的,病人的症状相似且在短时间内出现多个病例。

但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患者具有共同的就餐史,也就是说生病的这一群人共同进食,或者先后进食过同一种食物。其次,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的发病人数只会出现一次峰值,不存在被一代病例感染的情况。再次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的控制只需找出可以致病的食物并去除,即可防止新病例的出现。

换句话说,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是从一点出发影响很多人,而感染性腹泻则是许多人之间相互影响。

诺如病毒与登革热无关

由于同样发生在广州,也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这种腹泻会不会和登革热有关?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主要是粪口途径传播导致的胃肠炎,而登革热主要是伊蚊的叮咬产生的皮疹和肌肉痛等症状,两者从病毒、传播途径到临床表现等完全不同。

标签:病毒 诺如 广东

[责任编辑:谌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推荐阅读

实时点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