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已成酷炫新科技的试验场
2015 年的中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创始人雷军,以及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在人民大会堂用自拍杆和别人合影,并被大量媒体报道。这使得已经风靡全国的自拍杆更加受到人们关注了。
就在2016 年“两会”召开的前几天,中国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局局长张敬安透露,本次“两会”的会议纪律要求代表委员不能携带自拍杆进入会场。
不仅如此,在3 月3 日,参加新闻报道的记者也收到短信通知,指出今年自拍杆在人民大会堂严令禁止。
你以为不让带自拍杆就能管得住雷军了嘛?
《人民日报》昨天发文《最大任务是履职》,指出今年“两会”对自拍杆的禁令,实际上传递了人大政协开高质量会议的决心。
(代表委员)拿着自拍杆东拍西拍,形象不好,也分散精力。
尽管该文主要解释了“两会”限制自拍杆对于代表积极参会的作用,然而对于跑会记者来说,自拍杆的限令实际上影响了他们做出更快、更好的报道。
为什么这么说?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自拍杆已经成为了全球很多顶级电视新闻机构一线记者的“标配”装备。
记者用自拍杆架上一支手机,通过Wi-Fi 或移动数据和总部视频连线,一手拿自拍杆,一手拿着麦克风——不考虑画质的前提下,一个记者自己就能够替代一个记者、导播、摄像师组成的,至少三人的报道小队。自拍杆对于记者来说,其实极大地简化了报道的流程,提高了报道效率。
当然,在中国用手机做一线报道还不是很流行。但你一定还记得,在天津爆炸事故发生后,CNN 亚洲记者Will Ripley 就是自己拿着手机自拍,在天津的医院现场通过Skype 和CNN 连线报道。
毋庸置疑,用手机和自拍杆,已然成为了视频报道行业一种的先进操作方式。而今年“两会”限制自拍杆,使得很多明明可以记者一人搞定的视频报道工作无法完成,仍然需要至少多加一个摄像师和一套硕大的摄像机,加重了记者媒体区的拥挤情况——对于很多没有做过媒体记者的读者来说,你们恐怕很难想象“两会”这样的热门新闻事件现场,媒体区的混乱程度……
不过话说回来,可能由来自科技业的“大佬”代表更多了、记者的报道技术也日新月异了,“两会”一直是一些小众的高新科技得到大众广泛关注的地方。
比如,虽然今年《人民日报》支持了“两会”的禁令,但过去作为党媒的它,却是对最爱在“两会”上运用新技术的媒体之一。
2014 年“两会”的时候,人民网的一名女记者佩戴了售价上万元的智能眼镜Google Glass 采访两会。
Google Glass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能联网,右边眼镜腿有一个小摄像头,可以用来拍照和录制视频。比起现场的各种“长枪大炮”,Google Glass 在1 on 1 采访的情况下有很大优势,灵活性更好。虽然Google Glass 的电池续航算不上好,而且在“两会”这种场合下,大部分画面都是超高焦距的镜头拍摄的,记者很少有把镜头怼到受访者脸上的机会。
也许Google Glass 对于报道帮不上太大忙,也就算个噱头,但想必谁也不会对媒体的试探摸索加以厚非吧。
今年的“两会”上:虽然自拍杆没了,Google Glass 也过时了,但我们依然看到了不少挺有意思的科技产品——当然,不是大佬代表们带进来的。
360°全景摄像机和VR(虚拟现实)头显,成为了报道“两会”记者媒体们的新玩具。
包括腾讯、乐视等在内的新媒体机构,都在其网站或客户端上启用了VR 看“两会” 的类似功能,用户佩戴VR 头显,或者在视频画面上用鼠标拖拽,即可看到整个会场的盛况。
这样可调整视角方向的视频,是通过专门的全景摄像机拍摄的。这种摄像机可以将多个摄像头拍到的画面,通过软件除掉画面边缘的畸变,然后实时拼接,再上传到直播的网络信号上。
目前这种摄像机有两种主流方案,分别是双摄(前后各一个超广角摄像机,如上图)
还有多摄(下图中6 个GoPro 组装而成)
所以你看,虽然自拍杆不让用,但“两会”从来没有对新科技说过不……
不如猜一下明年“两会”能看到什么新科技吧。我们为你准备了几个选项,你觉得哪个靠谱?
AR 全息影像
根据议题,电视直播上实施呈现数据报告
在弹幕直播平台上看“两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