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受限、硬件无行业标准......玩转VR社交困难重重

2016年04月28日 17:11
来源:钛媒体

近来,越来越多的虚拟现实设备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这项新兴的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内容呈现模式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不少科技公司也纷纷投身到VR市场中,纷纷推出自家的VR设备。似乎硬件竞争尚未结束,扎克伯格就在今年MWC前夕的三星发布会上表示:VR将成为社交平台的下一个风口。

扎克伯格这番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其实Facebook早就开始进行自己的VR布局,不仅推出了虚拟现实设备Oculus Rift,还在Oculus上推出Social VR应用,对VR社交进行试水。

除了Facebook,Steam也开启了VR社交的尝试。前不久,Steam就推出了一款免费游戏:“VR真实社交”。在这款游戏中,用户可以在游戏中为自己设定一个形象,并通过这个形象来结识朋友,并能够与朋友一起交流、互动。

虽然不少公司就VR社交都进行了如火如荼的尝试,但我们在体验VR社交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它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如果真的想要达到当前传统社交应用的规模,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克服。

社交场景十分受限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看好VR社交,究其根本还是因为VR可以给用户创造一个极度拟真的场景,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跟出去浪一样的体验。

也正因如此,当前绝大部分的VR社交应用都是基于VR技术对现实世界的场景进行还原。比如Social Cinema就还原了电影院的场景,“VR真实社交”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了游艇、KTV等场景。

在这些被还原的场景中,我们只能完成诸如看电影、唱歌、播放幻灯片等可以通过屏幕展示活动。如果你想跟朋友比赛捏汽泡纸的速度、跟朋友一起弹钢琴……想在虚拟现实世界实现这些基本等同于白日做梦。

因为目前大部分厂商还在致力于开发VR显示设备,很少有厂家会致力于开发动作输入设备。所以目前在进行虚拟现实体验时我们还要依靠手柄来完成相应操作。但手柄只能完成确认、取消、移动等简单操作,类似捏汽泡纸、弹钢琴等复杂操作手柄根本无法完成。

因为输入设备无法帮助我们“解放双手”,这就导致VR社交能够还原的场景大大减少。如果VR社交仅仅是到VR世界里看场电影,那我宁愿宅在家里看B站。

社交过程并不拟真

除了场景受限,VR社交的体验过程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逼真。

以Social Cinema为例。虽然在使用Social Cinema观看电影的过程中,用户可以与“周围”的人聊天,但这种体验感与真正的在电影院中看电影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在使用Social Cinema之前,用户需要在虚拟现实世界给自己设定形象,所以你当你转过脸时,你看到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脸,而是由电脑三维合成的。

不仅如此,因为用户在Social Cinema中设定的形象是从软件预设形象中挑选的,所以你很有可能会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左右两边坐着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或者发现自己旁边坐了一只泰迪熊或者小白兔……我敢打赌你在现实世界中很几乎遇不到这样的情况。

即便是名叫“VR真实社交”的游戏,在上线之后也遭到用户疯狂吐槽:因为经费不足,所以游戏中所有的形象都显得有些粗糙。你能接受虚拟现实世界里的自己丑成这个样子么?不管你们怎么说,反正我是不能。同样的,我也无法接受与一堆五毛特效的人互动社交。

场景受限、硬件无行业标准......玩转VR社交困难重重

来自“VR真实社交”的五毛特效

VR硬件尚无统一标准,不同设备体验感不同

虽然目前VR硬件发展迅猛,各式各样的新硬件层出不穷,但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目前在VR硬件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这就导致同样的应用在不同VR头显上观看的效果会有差异。而这种差异会造成用户在进行社交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受众体验。

这样的情况会导致互动的双方在进行社交的全过程中都无法更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考虑。

举例来说:一个使用HTC Vive的用户和一个使用暴风魔镜的用户在VR社交中进行互动。大家都知道,HTC Vive是内置显示屏的,而暴风魔镜则是通过手机进行播放。而手机原本就不是为了VR而生的设备,所以从播放效果上来看,HTC Vive的效果一定会比暴风魔镜要好上许多。

这个时候,使用HTC Vive 的用户突然想浪漫一下,邀请使用暴风魔镜的用户一起去看星星。可能HTC Vive的用户觉得VR世界里的星空群星闪耀,但暴风魔镜的用户也许只能看到一团漆黑——要知道,在视频解码方面,手机并不能比得上HTC Vive这款专业VR设备内置的显示器。

如何交流成问题

想要社交,除了能够进行互动之外,还需要能够进行交流。在传统的社交媒体上,我们通常会通过打字来像对方传递我们所想表达的事情。但在VR社交中,想打字就有些困难了。戴上VR头显后,用户的视野内能看到的就只有VR头显的屏幕,这个时候如果想要通过键盘打字来传达信息,那就要求用户要有很强的盲打能力。

撇开这点不谈,即便大部分用户都可以做到盲打,但在VR社交过程中打字会严重破坏VR社交体验的沉浸感。与其戴着VR头显打字聊天,还不如直接捧着手机聊天方便。

既然打字行不通,那就只能通过语音进行交流了。虽然QQ电话、微信语音聊天我们经常使用,但正常情况下我们只跟熟悉的人进行语音互动。在VR社交过程中,你可能不知道对方究竟谁,就要开口跟对方交谈,这样的对话体验就显得非常奇怪:

首先,在VR社交的过程中,你所“置身”的是一个与现实世界有所区别的陌生环境,在陌生的环境中,人会从潜意识里提高自己的警惕性。在一个警惕的状态下,与一个陌生的声音聊天,人就会变得比较紧张,所以交流过程可能会比较无聊、甚至尴尬。

其次,如果直接在VR世界中让陌生人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如果对方恰巧是个心怀不轨的人,你的声音就可能被他拿去利用,做一些违法的事情。同样的,一个人的声音也可能会导致他身份的暴露,继而可能导致当事人隐私受到侵犯。

但如果我们在VR社交中运用魔音技术改变我们的声音,又会使整个对话过程显得特别假——就像你拿着手机在和那个“会说话的汤姆猫”聊天一样。所以如果想在VR社交中直接使用语音进行交流,就需要考虑一下具体改怎么操作——保留原声可以为用户提供真实的社交体验,但可能导致用户隐私的泄露;改变声音可以保护用户隐私,但又会降低社交过程的真实感。如何权衡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就算上述问题都可以解决,在VR社交的交流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与他人进行交谈时,除了通过对方的语言,还可以通过对方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捕获相应信息。

但在VR社交中,除了对方的语言,我们无法看到对方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这就可能造成对语言的误解。比如有个人在VR社交过程中对你说了个“呵呵”,如果不配合他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来看,你很难分辨他究竟是想笑,还是想骂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注意:当我们在B站看视频、刷弹幕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看到来自不同人发送的弹幕。因为文字是以图形的形态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而人脑是允许图形共存的,所以我们在刷弹幕的时候可以同时接收来自不同人的消息。

但在VR社交过程中,我们无法打字,所以只能通过语音进行交流。想象一下:有一群人在你面前叽里呱啦地讲个不停,你能同时理解他们在表达什么吗?当然不行。

所以说,想要真正玩转社交,VR技术可能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也有好多困难需要克服。

标签:VR社交 场景 硬件

[责任编辑:谌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推荐阅读

实时点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6.1